【七秩荣光 谱写华章】聚力发展 打造文化育人高地

发布时间:2022-10-18 16:14:04

2021年7月,在学校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校史馆组成的图书档案与文博部正式成立。图书档案与文博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组织架构,开拓创新模式,构建起多馆舍健康运行、多业务稳步并举、研究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图书、档案、校史、博物馆融合发展工作体系,着力打造文化服务品牌和文化育人高地,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为研究型大学建设作出了更大的努力。

图书馆: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努力创建一流文献信息中心

图书馆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图书馆,1952年创建,1975年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图书馆,1987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

建馆以来,图书馆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文献保障与共享中心、知识服务与情报中心、文化传承与交流中心、创新体验与学习中心、信息素养教育中心,着力打造“特色文献资源体系”,把建设国内一流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人的追求,把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作为图书馆人的使命。文献载体结构从1982年的62万册藏书到如今拥有178万余册图书、118个数据库、中外文电子书340余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41400余种、中外博硕士论文380余万篇,形成了线上线下同步的特色馆藏;借阅方式从手工卡片式借阅到全开放智能化自助借还;服务功能从典藏、借阅等传统服务拓展到参考咨询、科技查新、阅读推广、教育培训、情报分析及知识产权服务等领域。学校图书馆已成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东湖高新区“十大阅读基地”等。

这一系列由传统到现代、由手工到自动、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变迁,不仅彰显了学校70年的跨越发展,更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巨大变迁。

南望山校区图书馆外景  王俊芳摄

未来图书馆全景  王俊芳提供

目前,图书馆拥有南望山校区图书馆、未来图书馆两座馆舍。南望山校区图书馆坐落于校园西区,现有馆舍面积24000平方米;未来图书馆坐落于未来城校区,总建筑面积36835平方米,2020年9月正式开放。

两座功能完备的图书馆总面积60835平方米,至2021年底馆藏图书达178万余册,坚持以地学为主要特色,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促进特色,保持理工文管诸学科协调发展。两馆设有各种研修室、阅览室90余个,共有5200多个阅览座位,书刊借阅采取全开架服务方式。图书馆坚持“读者为上”的服务理念,每天开馆15个小时,为师生提供15小时*7天的服务,图书馆实现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全年365×24小时为师生提供各种网上信息服务。

图书馆非常注重文化氛围建设和环境改造,两个校区图书馆均设有自助借还书机、图书消毒机、自助检索机等自助设备。未来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还设置了包括新书阅读区、期刊阅览区和流通阅览区等在内的纸质文献阅读区和数字阅读空间。仅2021年,进馆师生达200余万人次。

学校图书馆自1999年开始购买中文数据库,自2002年开始购买外文数据库。2014年起,着力引进一批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电子资源。如今,图书馆订购了118个国内外权威全文和索引数据库,建成了以纸质与数字资源为主体、学科导航与知识发现为依托、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为辅助的资源服务体系,有力保证了学校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和教学、科研的需求。经过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两次评估,图书馆被确认为“优秀级图书馆”。

为全力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图书馆深入开展学科情报及专利信息服务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3年12月,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在图书馆成立。与此同时,图书馆采用CALIS等多种形式进行文献传递工作。为院系和职能部门撰写高水平论文检索报告;定期为学校提供国内外对标院校ESI学科分析报告以及专利分析报告,构建了土壤污染专利专题库1个。2021年10月,图书馆顺利加入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倡导全民阅读氛围,图书馆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结合的系列读书活动,活动时间周期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范围广,全校师生反映强烈,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技能,图书馆专门开设了信息素养课程,指导的学生团队在湖北省高校“学术搜索挑战赛”、中南七省(区)高校“学术搜索挑战赛”上屡获佳绩。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图书馆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任务书”变成“成绩单”。自2021年秋季以来,提供7×15小时服务,是国内开馆时间最长的高校图书馆之一。南望山校区图书馆启用了座位预约系统;为考研学生增设存书架;未来城校区图书馆全面开放82间研修研讨室,南望山校区图书馆向广大教师开放教师驿站,得到广泛好评。为方便读者借阅不同校区图书,图书馆开通了图书委托借阅功能。

为助力学校三全育人,未来图书馆选拔了1名学生馆长、1名学生副馆长、8名学生馆员,让他们参与未来图书馆的服务和日常管理,策划读书推广等活动。

展望未来,图书馆将继续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为中心,以国内外同类著名大学图书馆为标杆,努力创建一流馆舍、一流馆藏、一流队伍、一流服务,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再立新功。

逸夫博物馆:持续发挥育人功能,打造地学科普教育一流品牌

逸夫博物馆外景

70年来,伴随着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不断强特色、入主流、争主导,坚持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地学科普教育,精心打造科普教育品牌,发展成为集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数十项荣誉称号为一身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文化强校贡献了力量。

博物馆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7年11月7日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陈列馆。1982年,武汉地质学院博物馆正式开放。1987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物馆,并在院校博物馆中率先迈出向社会开放的第一步。2005年4月30日,逸夫博物馆正式开馆,展出各类地质标本3万余件,展陈面积五千余平方米,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大学博物馆和中南五省最大的自然科学博物馆.

如今,博物馆拥有各类地质标本4万余件,开辟有6个常设展厅,拥有达尔文实验站和数个科普教室,为广大观众打开了地球46亿年沧桑巨变的宏伟画卷、地球生命38亿年进化的历史长廊,也为观众讲述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地大人70年来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无悔追求和奉献。

凭借学校70年历史积淀,博物馆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紧密围绕学校办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宣传“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理念,不断创新展陈手段、深化展陈内容,将科普教育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地大人——“7+2”登山科考专题展览》《嫦娥五号模拟月壤及陨石展》……近年来策划的一系列特色展览的背后,是博物馆人瞄准地球科学前沿,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博物馆强化地球科学特色,打破高校博物馆的藩篱,率先向社会开放,迈出了服务社会的第一步。1988年,博物馆在湖北宜昌等16个城市巡回举办了“中国大型恐龙展”,参观人数达60万。1991年,博物馆与东湖风景区管理局合作,举办了“地球奥秘展”和“李四光教授生平事迹展”。1994年4月,博物馆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等单位联合开展“科技一日游”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目前,博物馆每年对外科普服务达300天以上。

围绕西部大开发、生态文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双减”教育改革等国家战略,博物馆结合学校学科特色,主动到西部、下基层、进中小学,举办各类地学主题研学教育活动、科普讲座等,激发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

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博物馆多次与新华社现场云、央视频、长江云等直播平台合作,把科普教育活动搬上“云端”,打造了“永不闭馆”的高校育人实践基地。

长期以来,博物馆致力于科普作品创作、实践创新等,形成了包括图书、线下课程、短视频、MOOC课程在内的系列科普产品,《沉睡已久的化石》《漫游矿物世界》等系列科普图书,获得多个国家级、省部级荣誉,使科普教育工作整体得到提升。

70年来,博物馆承担着学校新生入学教育、校友参观、新入职教师培训和学校重要客人的接待工作。2022年5月,逸夫博物馆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育人功能进一步彰显。

为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博物馆组建了包括院士在内的百余人科普团队,针对近年来公众关注的地学科技问题,开办了地球科普大讲堂、“宜居地球”科普大讲堂,开讲70多场,辐射人群达170余万人。与此同时,博物馆还开设了《矿物宝藏大发现》等20余门原创科普课程,成为传统课堂的有效补充。

博物馆积极投身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承办了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地大分营系列活动,举办了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等多个夏令营、开放日等,2022年5月,博物馆被评为“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

2022年7月14日,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地大分营的132名营员来博物馆“科技追梦”。 张鸿 摄

结合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博物馆开展了近200场科普巡展,举办了几十场主题科普讲座活动,每年有超过百所湖北省内外中小学、幼儿园走进博物馆,进行科学体验活动。2018年以来,博物馆先后获得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先进单位等十余项荣誉,打造了一张靓丽的校园文化名片。

图书档案与文博部部长刘先国表示,博物馆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育人功能,大力彰显博物馆的科普特色,积极为“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贡献力量,用科普梦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档案馆、校史馆:存凭留史不懈怠  务实笃行显成效

校史馆近景

档案馆、校史馆举行主题为“重温红色记忆,砥砺家国情怀”的国际档案日专题展

70年来,档案馆、校史馆切实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使命,充分发挥“存凭留史、资教育人”的功能,充分融入学校事业发展整体布局,在党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档案、校史事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1992年5月,档案馆成立。截至2021年12月,档案馆馆藏综合档案90435卷(258389件),人事档案37939卷,地质测绘资料33496份。

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涵盖了档案的接收征集、整理著录、数字化加工、保管保护、编研开发、查阅利用等多个环节,纷繁冗杂、工作难度极大。档案馆领导班子对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各相关科室分工明确、密切协作,使业务工作始终处于全省高校的高端。

2014年,我校档案馆以参评最高分获评湖北省档案工作规范管理AAA级档案馆。自2008年以来,我校连续三次获评“湖北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5月,我校再次获评“湖北省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此外,我校还多次被省人社厅、省档案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等授予多项荣誉。

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档案馆、校史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充分挖掘档案资源和校史资源的历史价值,积极推进档案和校史文化建设,筑牢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2019年6月,依托档案资料、校史史料,我校“重温红色记忆,砥砺家国情怀——国际档案日讲述档案故事”专题展活动开展,以讲述档案故事的方式,展示地大文化,弘扬地大精神,启迪师生爱国爱校之情,激励师生报国荣校之志。

自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档案馆、校史馆充分挖掘馆藏红色资源,讲好党史校史故事,推出“地大红色故事”系列,通过组织撰写刘型、陈子谷、尹赞勋、池际尚、高元贵、朱见香、彭志忠、袁复礼、郝诒纯、王富洲等10位创校元勋和南迁功臣的故事,在学习强国等媒体宣传,从学校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有效增强了学校“四史”教育的校本化和生动性。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档案馆、校史馆开展了相关史料专项收集工作,共收集了65人的相关史料近10000余件/张,深度参与《中国地质大学红色基因史料选编》工作,撰写的《革命摇篮井冈山走出的地大奠基人——刘型》,提交作为中国高教学会档案工作分会书稿内容。完成的主题简报《筑牢地大事业发展的红色基因》,提交至湖北省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宣传学校利用校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经验。

自2020年8月起,档案馆、校史馆向校内外广泛征集到一大批珍贵文献史料、藏书印鉴、仪器设备等,申报的《馆藏清代至民国时期文献史料的源流》课题获2021-2022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研究课题重点立项,体现了学校办学特色以及独特的校园文化。

根据馆藏登山史料,2022年7月,档案(校史)馆成功申报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登山图史》,以弘扬我校为国攀登的光荣传统,发扬以地学文化、实践文化和攀登文化为特色的校本文化。

为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确保疫情期间档案服务利用的时效性、可信性和安全性,2020年6月,档案馆、校史馆推出“线上档案远程服务利用系统”,两年来,为5700余位师生、校友开具录取名册、成绩单、学历学位翻译和认证结果等各类档案证明材料16000余份,把便捷服务做到师生、校友的心坎上。

近年来,档案馆不断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提升档案数字化水平,提出实施“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网络化”战略,为广大师生、校友以及各单位查档利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档案工作者以热忱周到的服务态度、优质过硬的服务质量、准确高效的检索效率,受到了师生、校友、利用单位的广泛好评。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图书档案与文博部党委书记帅斌表示,档案、校史馆全体工作人员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更务实的作风,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力争为学校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字: 徐燕 刘安璐)